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

仪器管理论文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医疗仪器使用寿命较短医疗仪器作为价值较高的技术性设备,对于其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该医疗仪器的使用寿命。然而,当前我国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操作不当的问题,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电阻等方面的设置不当,致使医疗仪器出现电子元件性能降低或损坏、绝缘性能下降、润滑黏度增大等问题,这些造成的问题都会对医疗仪器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医疗仪器的使用人,因为专业技术的不过关,或者是使用医疗仪器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没有按照医疗仪器应有的工作顺序操作,或者是违规操作,使原本能够操作运行30年的医疗仪器只能减少到5年,或者10年,这在无形中给医疗机构或者使用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医疗仪器维修费用较高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也向着高精密、高尖端的方向发展,医院在购进医疗仪器过程中要朝着高技术的医疗仪器着手。拥有高科技含量的医疗仪器固然能够给医院带来很多的益处,也给医院在医疗预防、诊断、治疗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帮助,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一层保障。虽然有这么多的益处,但是医院在对这些高科技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过程中,却承担了很大一笔维修费用。这些医院不能够合理地使用这些医疗设备,造成医疗设备经常性的维修,与不能合理地维修及正确地维护保养及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进而造成医疗设备故障频频不断,完好率很低,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医院医疗仪器数量不断增加、维修维护保养工程的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维护保养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医疗仪器来自国外进口,需求零部件需进口费用过高等造成的。

1.3医疗仪器利用率较低现代很多大型医院都将医院是否有高精密、高尖端的医疗仪器作为这个医院是否具备更高的科学技术、更高的医疗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现在国内很多医院在购买医疗仪器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那些大型、高尖端、高精密的医疗仪器,尤其是进口医疗仪器,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事实上,各大医院在这些医疗仪器的应用上,却少之又少,造成了资源的大量闲置。而造成这些医疗仪器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一是医院盲目地购买高科技医疗仪器,不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性购买;二是医疗仪器使用、维修养护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素质较低;三是在医疗仪器使用病源并没有那么多,等等。综合以上原因,造成了医院医疗仪器利用率的低下。

2解决我国医疗仪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素质我国医疗仪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维修费用过高、使用率低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与当前我国医院医疗仪器相关的技术人员及使用人员素质较低有关,可见加强医疗仪器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素质是我国当前医疗仪器市场面临的重中之重。技术人员及医护人员在做好自身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这些高科技医疗仪器的使用、维修保养方面的培训,如定期进行医疗仪器使用知识讲座,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定期到外面进行交流学习,掌握这些医疗仪器的维修保养技术。同时,医院也要制定相关医疗管理制度,规范医疗仪器使用人员及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行为,加强这些人的责任心。

2.2提高医疗仪器产品生产质量众所周知,医疗仪器是医院进行诊断、治疗最为重要的工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一些高风险的医疗仪器产品,更是如此。因此,加强医疗仪器生产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确保医疗仪器产品性能及质量势在必行。首先,是生产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医疗仪器产品的特殊性,该产品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同时必须要有作为生产企业的职业操守或者说职业道德,严格把好质量关。其次,是监管部门,一定要对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检查生产企业是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生产产品是否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否按质量标准生产,并检查合格;原材料是否到位,是否有进厂检查记录并能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等。经营企业是否按照批准范围经营,是否在符合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所规定的条件下经营,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购销记录,保证满足产品追踪和追溯要求等。最后,有关部门也要不断制定或完善《医疗仪器质量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确保医疗仪器产品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需要完成对使用该软件部门信息的管理,登录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类。普通用户是指使用仪器的部门登录系统后完成查询仪器、借用仪器、归还仪器及打印报告;管理员完成系统的维护,主要包含系统信息设置、普通用户的信息管理与编辑、仪器信息的入库登记和仪器的维修与保养记录。用户管理模块是进入管理系统的必要程序,对使用仪器的人员和管理员进行身份验证后,依据各自的权限成功获取相应的信息。

1.2仪器管理模块仪器管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仪器管理主要是对仪器属性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包括仪器的分类、型号、配套设备、数量和相关文档的管理,如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照片等信息。该模块包括对每台仪器的保养、维修、检验情况进行登记管理,此项任务由管理员登录系统完成。

1.3仪器借用模块由普通用户选择数据库中已闲置和可用的仪器,系统自动生成借用记录表,每次借用均自动生成借用单号,打印完成借用仪器记录表后,借用人签字到仪器保管室进行领取,归还时由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注销借用单号,完成仪器归还。用户借用历史均存入数据库,借用人可随时登录系统进行查询。

1.4报表打印模块报表打印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在用户借用仪器后将借用仪器的相关信息借单进行打印。打印的借单信息包括借用仪器的一些属性信息、借用部门的部门信息及借用时间、预归还时间等。

2数据库设计

2.1数据表结构系统所涉及的信息主要有用户信息、仪器信息、借用信息,对应的由3个数据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数据表分别命名为User,Equipment,Borrow。User表负责存储用户信息,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Equipment表负责管理仪器的属性信息,在仪器添加、删除和修改时会自动更新。Borrow表负责管理仪器借用信息,在用户借用仪器、归还仪器时会更新表中的记录。

2.2系统实现系统选择的开发平台为VS2010开发环境的C#语言,C#是一种安全、稳定、简单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综合了VB简单的可视化操作和C++的高运行效率,以其强大的操作能力、优雅的语法风格、创新的语言特性和便捷的面向组件编程的支持成为.NET开发的首选语言。另外,C#语言中有专门的命名空间System.Data.SqlClient,给SQLServer的.NETF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接口。为此,系统以SQL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用C#数据库类库和SQL语句完成测绘仪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C/S模型运行在局域网中供多个部门同时在线使用。

3结语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制定活动计划:此期活动在6个月完成,拟定活动计划甘特图,每一步尽可能按计划完成。

(2)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运用查检表收集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分析,我科的仪器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蓝光箱、亚低温治疗仪、穴位贴敷机、洁净工作台、TDP理疗仪、雾化机等,累积损坏百分比为44.54%。制定改善前的柏拉图,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为13.36%。

(3)解析:用根因分析法(RCA)分析导致仪器损坏的原因,见图1。

(4)对策拟定:根据分析出来的原因,小组采取的对策为:以书面形式向医院反映我科设备现状,请院领导给予重视和帮助,由院领导请专业人员对所有圈员进行仪器维护知识培训,建立仪器使用消毒保养制度,建立仪器检查班次,每周一对全病区所有统计的仪器进行除尘、充电、机器检查,做好登记;做好实习同学和新入护士的带教,在同学及新护士入科时增加仪器使用消毒保养的培训课程;实行圈员负责制,在圈会上提出自己管理的仪器名称,把所有圈员编号,在每台仪器上贴上对应圈员的圈号1~10;圈员自己拟出所管仪器的消毒保养及正确使用流程,由辅导员查看所有流程是否正确合理,在每台仪器上悬挂圈员自己拟出的各项流程以及所需消毒液的浓度和方法;仪器存放间开窗通风每天一次,更换遮阳较好的深色窗帘,固定每台仪器的存放位置并注明标记,消毒待用仪器悬挂“待用”标识。

二、效果确认

1.经过6个月的活动后,科室的仪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不能正常使用必须要维修的仪器我们定位损坏的仪器。仪器损坏率由原来的44.54%下降到13.36%,达到目标设定值。所有圈员通过自评和他评表格打分后取平均值,绘出活动前后雷达图,图2显示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发现问题能力、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

2.标准化与检讨改进:对于这次品管圈活动中各个圈员拟出的仪器消毒使用保养流程,将成为我科的制度进行执行。对于仍然存在的问题,如高频雾化机在冬季容易损坏,我院的设备科无专业人员等,我们将继续分析原因,进入下一个质量管理循环。

三、讨论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管理理念有差异,岗位责任感较低国家文化的不同,管理的风格也有所不同。美国注重法制管理,尊重规则和秩序,追求卓越和创新;日本以理为中心,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追求集团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而以情为特征的中国,强调“人和”效应,偏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对制度和条例管理较为松懈,在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甚至可能出现情高于法理的现象,这对于海洋类高精密度仪器的管理工作是致命的短板。同时,部分管理人员未充分发掘内在潜力和积极性,岗位责任感不高,工作无热情,采取推脱应付了事等消极工作态度,造成仪器的非正常性使用、破损和丢失,造成学校资产的重大损失。

2.操作技能不够系统扎实,技术力量薄弱高校综合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但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补充则相对滞后。招聘方法单一,专业跨度宽泛,后期培养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偏见,“重使用、轻培养”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对新上岗的实验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造成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良莠不齐、理论知识缺乏、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而长期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使用和管理仪器,一旦仪器发生故障,又无法及时排查处理,只能依靠专业的维修人员上门服务,这将严重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度。

3.使用机时集中,购买重复部分大型仪器使用时间集中,而实验操作课程仅设置一个学期,无法满足多数仪器正常运行的基本时间要求,而仪器的日常维护又往往被忽略,这对于海洋仪器是严重的耗损。此外高校间或其内部盲目攀比硬件建设,缺乏经济责任意识,导致仪器重复购买,而单纯数量的增多,仪器的功能开发和改造升级工作没有开展起来,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严重。4.日常维护不勤,维修费不足仪器的日常检查是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不重视仪器设备的日常运行检查,用前没有充分准备,用后没有及时保养,长此以往将造成仪器的故障和老化,而当地仪器公司无法维修的进口仪器还需送回国外原厂处理,路途远,周期长,费用较高,这对于仪器费用大量用于前期购置而后续的维修部分预留资金不足的高校来说,维修时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放置不理,最终不了了之,大大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耗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创新仪器管理办法的尝试

1.优化管理制度,逐级把关负责1984年国家教委颁布《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997年天津市教委依据天津市高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管理暂行办法》(津教委高[1997]50号);2000年教育部修订出台《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2009年天津市教委制订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办法》(津教委高[2009]42号);2012年我校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要求及我校现有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在原管理办法基础上做了较大修订,最终印发了《天津科技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津科大实设[2012]7号)。逐渐形成了大型仪器分级管理,逐级把关负责的局面。学校对大型仪器的管理工作细致入微,对设备的论证申请、招标采购、到货验收、专人保管、日常使用、维修记录、调剂报废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物尽其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定期举行大型仪器研讨会培训,积极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每年组织专家在全校范围内抽查价值超过10万元的大型仪器;4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则是每年必查。海洋学院依据上述要求制定规范海洋技术专业海洋调查实验室的管理细则,包括《实验室安全提示》《实验室岗位职责》《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细则明确了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实验员和学生的分工职责,并配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员培训,解答相关技术问题。执行海洋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张贴于实验室的明显位置。海洋仪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发也为仪器高效管理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配合国家科技项目的计划要求,该专业相关师生每年均有3-4次的出海航次。2011年累计出海43天,2012年54天,2013年104天,2014年截至目前已进行52天,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是由于还存在同一时段不同海域的同时作业现象,对于高质量海洋仪器的需求量正逐渐增大。对于现有仪器充分利用,目前已完成出海航次报告数十份,发表中英文期刊论文数篇。

2.落实仪器专人负责制研发海洋仪器的基本目标是操作简易、稳固安全、精密可靠,但因设计要求较高、配件较精密、价格较昂贵,故操作必须认真谨慎。特别是海洋仪器在日常的维护中需注意锈蚀问题,主要传感器探头的锈蚀意味着仪器某项关键海洋要素的观测功能失灵,锁链和仪器架子的生锈可能造成海洋作业时的整个仪器丢失。要使仪器保养良好和发挥正常的使用效益,建立仪器使用者和管理人负责制是极为重要的。实验仪器经验收后都需贴上管理标签,并填上管理负责人姓名,每个海洋仪器建立独立的信息卡片和完整的使用维护档案。仪器管理负责人不仅要熟悉该仪器的各种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要求,还要兼任该仪器的实验教学工作和申请使用仪器的教师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仪器的全程追踪。仪器使用人负责仪器在使用期间的各项工作,做到详细记录使用情况,包括故障说明及原因,以及相应出海技术报告的撰写。依托物理海洋学学科建设和多项部级项目计划,专业配套的海洋仪器主要是物理性质方面的水文观测仪器。招标购置仪器的生产厂商大多为国际著名海洋仪器公司,如挪威Nortek公司、加拿大RBR仪器有限公司、美国TeledyneRD仪器公司、德国Sea&SunTechnology公司、法国IXSEA公司等。不同公司的仪器操作方法和适用范围均不相同,须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我专业海洋调查实验室管理细则中要求专人(专业研究方向相关)负责仪器,包括对航次前出海人员和新进组的研究生进行操作培训,做到传帮带,增加了研究生动手实践作业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海洋观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还要做到信息导航和资源共享。应积极与校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是其他公司共建协作关系,相互使用对方的大型仪器,充分提高仪器开机使用效率,并争取到一些资金支持,对促进实验室和学科的建设都有很大帮助。海洋技术专业师生依托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陆架海和水母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单位共享出海航次计划,组成海化组、浮游植物组、底栖生物组、水文组、浮游动物组和渔业资源组,分工明确、发挥所长、高效合作、数据共享。同时各院所提供仪器(带叶绿素探头的温盐深剖面仪XR-RBR620,图1)支持学院海洋科学专业浮游生物方向研究组每月一次渤海近岸的基础观测研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调控作用,推进加强共用意识。资产管理部门对全校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学院积极摸底调研大型仪器使用情况,分类汇总仪器清单,探寻仪器共享办法和各类仪器有偿使用规定或依据等。该专业地理信息遥感方向教师借助专业优势,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阶段的任务,指导学生研发了适用海洋仪器综合管理的系统平台。经过使用仪器的教师和研究生的建议反馈,平台将进一步升级完善,最终实现实时追踪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向仪器负责人预约申请等功能。借助该系统平台整合配置仪器资源,避免人为疏忽造成的信息记录缺失、使用冲突等情况。今后新平台还将尝试在校内推广,并与学校其他各部门合作,这是海洋技术专业在海洋仪器管理方面的一次新尝试。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是指在高等院校中,为了实现高校仪器设备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因为仪器设备的管理是要工作人员来执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检查和改进规章制度。制定就是制定相应的计划(或标准、规定、规范、法规等);执行就是实施已经设定好的计划;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是推广和执行在检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将经验和教训转变为新的规范和制度。

管理出效率,把高校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掌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人员、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费用以最大程度的合理结合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得到物尽其用。管理出效益,管理工作做得好,大型仪器设备和懂得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费用使用得当,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发挥出大型仪器设备的最大作用。管理出人才,管理工作做得好,才能人尽其才,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仪器设备的管理需要硬件,即大型仪器设备,更需要与之配套的软件,比如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软件和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很多高校都配备了相应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软件,通过软件使用者可以提前了解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提前预约,提前得到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技术参数,提前联系相关设备负责人员,向其了解学习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最大化的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和方便高校师生的使用。

积极引入高学历并有热情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相关的仪器设备,高校应鼓励热爱本职工作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相关的仪器设备,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使得教学和科研得以顺利开展。以我校为例,开始设立大型仪器使用平台初期,购买的仪器设备价格贵,但是并不能满足相关人员的需求。超纯水机使用时,直接连接自来水管,使得超纯水机滤芯使用寿命严重缩短,严重的浪费了资源并影响了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后期,相关人员得到培训,必须培训上岗,并引进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2.加强培养和管理,提高各级人员业务水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而每次仪器设备的革命都可能会带来生命科学某些领域的重大发现。因此,一些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发明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比如因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A.W.K.蒂塞留斯获得诺贝尔奖,因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A.J.P.马丁获得诺贝尔奖,并在随后12项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应该加强各级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外出培训学习,部分先进仪器设备可以申请试用,强化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的做法是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承担自己擅长的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相关章节的教学任务,同时在网上开设和学生交流的网页交流系统,定期及时的回答学生问题,在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同时发挥自己特长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创业计划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3.注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使用平台的相关人员定期走访相关院系部门,问卷调查近阶段将要使用仪器设备情况,并将本仪器设备使用平台仪器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介绍给相关人员,让各院系熟知本平台的设备,特别是新近的先进仪器设备,定期组织仪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宣讲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例如,倒置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实验常用仪器设备,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更好的完成本实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定期给予使用人员在使用费用上予以优惠,本实验平台还有针对性免费提供免疫荧光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二抗,比如绿色和红色荧光标记的各种种属的二抗,方便了使用者,并且增加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率。

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离不开专业和适当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在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节能减排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树立勤俭办学、注重维护、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意识。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可以保值甚至增值,延长相关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可以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是一种节约资源进而减少成本并且降低能耗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的保证仪器设备的后续保养运行,仪器设备使用平台应设置相关的维修专用经费,同时也可以从收取的仪器设备运行费中拨出一定的经费用做维修基金。同时为了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更好的让仪器设备处于完好运行和使用状态,除了完善相关规定和培训相关人员以外,管理者还应定期检查,并走访下属院系的科研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良好的使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情况,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修。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在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4.结束语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为了确保强检类与非强检类计量仪器检测的完整率,避免发生漏检现象。在软件开发初期,需通过医院的资产管理系统调取计量仪器的基础信息(见表1)。设备编号由资产管理系统产生,是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便于以后和资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所属科室字段是用于较为直观的掌握各科室计量仪器的情况;同时也是起到权限控制的作用:各科室之间自动屏蔽对方科室信息,设备科则可以查看所有科室信息。为了方便微观管理,可以用仪器基础信息(表1)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在计量仪器台账管理模式下,“购买价格”的右边还有一个“设备状态”的字段,可以使管理人员清楚的了解每台计量仪器的工作状态,但在台账管理模式下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2计量仪器状态管理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每种计量仪器都必须进行定期定点的检测。管理软件把每种计量仪器的状态分为以下几种:(1)正常:设备在检定周期之内且正常运转,设备为正常状态;(2)报修:临床发现设备故障并通知设备科,设备进入报修状态;(3)维修:设备科查看故障后提出维修方案,且临床同意方案则进入维修状态;(4)待检:维修后未经有关部门检测或强制检定设备到达检测预警时间,设备为待检状态;(5)停用:超出计量周期未检定或其他原因长期不使用,此时设备进入停用状态。(6)报废:计量检定不合格、损坏无法维修或达到其他报废标准,设备进入报废状态。在计量仪器状态管理模式下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可以对“设备状态”进行修改,以明确各仪器使用情况。状态管理模式在台账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字段(见表2)。其中“上次检定时间”由设备科管理人员在仪器检测结束后批量或者单次修改,修改以后系统根据“加定周期”自动生成“下次检定时间”,同时相关设备的“设备状态”字段自动改为“正常”。“检定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一般分为半年、一年和两年三种。“预警时间”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一般设置为下次检定时间前一个月。“维修费用”是在将仪器状态改为“维修”后必须填写的数据。

3计量仪器使用情况统计管理

计量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数据产生,如计量数量,维修数量,维护费用(维护费用=维修总费用+检定费用)等。将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对我们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计量数量可以让我们宏观的了解全院计量情况;维修数量可以了解全院或各科室仪器使用情况以及某一品牌仪器的使用情况,对以后的采购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维护费用可以分为维修总费用和计量费用两部分,维护费用加上仪器的购买价格(如果有耗材则记入维修费用中),除以使用年限所得到的数值可以大致反应一个设备的使用成本,这个数值对仪器是否报废、停用以及以后的采购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使用情况统计模式在状态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几个字段(见表3)。“检定次数”、“维修次数”和“维修时间”在状态管理模式下修改状态时系统和自动进行记录,“检定费用”在统计管理模式下维护,“维修费用”。

4小结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环境监测仪器大多为高精密仪器,仪器的使用对仪器的放置和使用环境均有一定要求。大型精密仪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好一室一类仪器,安装好除湿机、空调等设施。仪器的电源应与照明用电分开,电源线单独接地处理,以减少电磁干扰对测定的影响。仪器使用前后均要检查所用的水、电、气等是否符合要求,建立每台仪器的使用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记录下仪器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等信息。现场监测仪器在使用前一定注意现场监测环境,仪器使用前要校验,使用后要及时做好仪器的保养。对于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维修,维修完成后要重新对仪器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可能的前提下应对以往监测数据进行溯源,确保仪器的精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每台仪器的编号,用不同彩色标识仪器状态,表明属于在用、检修、停用、禁用等状态,仪器检定后粘贴上检定标签。对大型分析仪器应对所测的物质定期进行检测限的测定,以保证监测仪器的灵敏性、精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仪器的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环境监测仪器应该结合仪器的特点适时地开展期间核查。对日常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其他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监测仪器应进行仪器期间核查。核查时尽可能考虑实际具备的条件和成本等因素,将电子天平、酸度计、电导仪、多功能声级计、智能烟尘采样器和综合采样器纳入仪器期间核查,编制其期间核查规程,年初编制其期间核查计划,保证仪器在一个检定周期中间进行核查。核查不是校准,不需按其检定证书逐项进行核查。对于电子天平使用定值砝码进行核查,酸度计和电导仪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核查,多功能声级计以日常监测每次进行监测的校准前后值作为核查,智能烟尘采样器定期使用氧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标准气进行核查,综合采样器则是对流量和计时准确性进行核查。建立核查记录,记录下测定环境条件、测定原始记录以及核查结论。当监测仪器使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怀疑仪器监测结果等情况时,都应适时开展监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工作。当核查情况异常时,应进行复查,查找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仪器操作人员培训

按年初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学习工作,特别是对监测仪器操作人员更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监测仪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有着至关重要,培训应分步进行。在仪器购买前,要结合仪器特点和型号针对性的了解仪器的性能和简单操作、保养知识;仪器安装调试时,全程参与厂家技术人员对仪器的安装调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保养维护程序。通过培训,监测仪器操作人员达到独立操作和保养监测仪器的目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咨询专家解决技术难题。在使用仪器有一定经验后,可以适时联系厂家进行集中培训或参加学技交流会,解决监测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提高仪器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随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监测和专用优化系统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企业在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最重要的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是高端环境监测系统领域,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光学、电化学、色谱、质谱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的测量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愈来愈成为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只有管理好环境监测仪器,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仪器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率较低,检测人员对应急监测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不规范。调查显示,许多的环境管理部门在仪器管理人员上的配置不合理,仪器管理人员的技能素养不明确,对仪器的参数不了解,配套使用的试剂也不明确,在仪器操作时,操作不规范,就造成在环境监测中对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的检测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2环境应急监测仪器管理的强化策略

2.1加大对环境应急仪器的投入,科学合理购置虽然近年来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的投入很大,对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的重视,但是环境监测是一项时间长久的工作,对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较高。在环境监测中,应急监测设备的种类有限,这就要求环境管理部门加大对应急监测仪器的资金投入,购进大量的应急监测设备,满足需要。应急监测设备的购进要科学合理,不要盲目购进,充分了解环境监测的情况和仪器的特点之后再购进。

2.2完善日常维护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比较紧急,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应急监测仪器要与配套设施放好,归入水质应急监测区域、大气应急监测区域等监测区域的应急检测仪器放置的地方,对配套试剂进行分类管理,妥善储存,定期进行检查,对过期有问题的试剂要进行更换,保证正常使用;应急监测仪器的通讯系统、供电系统、气瓶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好,保障仪器的正常使用。

2.3加强管理机制环境应急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转对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十分的重要,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层要将环境应急监测仪器的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测仪器的管理机制,对应急监测仪器的管理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干好应急监测仪器的保障工作。

2.4对应急监测人员培训做好应急监测人员的思想工作,使其具有责任感,有信心干好本职工作,信念坚定,爱岗敬业;对应急监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结合各种应急监测的案例,使其熟练掌握应急监测的操作流程及熟练使用应急监测仪器,监测中操作规范,处理得当;定期对应急监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确保其理论功底的扎实,知识丰富,有着广阔的眼界。

3结语